《仲裁法》修订专题研讨座谈会
2025年9月28日下午,大连仲裁委员会/大连国际仲裁院(以下简称“我院”)成功举办“仲裁修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专题研讨座谈会。来自大连多所高校法学院系的专家学者、大连市律师协会教育与培训专门委员会代表以及我院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新《仲裁法》)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仲裁事业发展的新路径与新动能。本次会议由我院研究中心主任史玉芳主持。
专题发言
新《仲裁法》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仲裁制度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对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中国仲裁的国际公信力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次座谈会旨在搭建学术界与实务界对话的平台,推动理论研讨与仲裁实践的深度融合。
左右滑动查看发言嘉宾
从左至右:魏国君、王诣博、王宏志、王黎黎、石鲁夫、曹兴国、石悦、杜萱、李敏、袁玮、刘怡琳、刘艳、杨柳(按发言顺序排列)
大连财经学院文法学院主任刘怡琳、老师王宏志,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曹兴国、副教授魏国君,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院长王黎黎、教师袁玮,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老师李敏,大连医科大学人文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人文学院院长石悦、人文学院法学党支部书记杜萱,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石鲁夫、副教授李晓丽(线上),辽宁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老师王诣博(以高校名称拼音顺序排列),以及大连市律师协会教育与培训专门委员会主任杨柳、副主任刘艳,就新法的制度创新、程序优化、国际接轨、实务衔接、诚信原则等关键议题发表了见解。
与会学者指出,新法在仲裁协议形式、临时措施、仲裁地规则、司法审查标准等方面的修订,为我国仲裁制度注入了更强的开放性与适应性,也为高校法学教育与仲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律师代表则从实务角度出发,探讨了新法对律师代理策略、证据规则、跨境仲裁执行等方面的影响,强调法律职业共同体应协同推进新法的理解与适用。
互动交流
与会人员结合大连国际仲裁院的工作实际,就如何在新法框架下进一步提升仲裁服务质量、强化机构专业化建设、拓展涉外仲裁业务、建设东北亚国际仲裁中心、推动“仲裁+调解”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提出了多项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DIAC
会议最后,刘军副院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新《仲裁法》的实施为仲裁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我院将以此次修订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新《仲裁法》中的关键内容,持续深化与高校、律协等各界的合作,加强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联动,不断提升仲裁公信力与服务水平,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贡献仲裁智慧与力量。
本次座谈会不仅深化了对新《仲裁法》精神与内容的理解,也为大连仲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了共识、指明了方向。未来,我院将继续发挥机构引领作用,推动仲裁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效能。